October 02, 2011

淺談相機 (發展)

自己在照相器材界工作多年,一直沒想到要借工作之便來好好整理對照相器材的認識,剛好最近有點空閒,就來試試看囉!講古講的不好,請大家多多包涵。

 
達凱爾相機(上圖左)是現代攝影的始祖。由1839年發明銀版照相術的法國人達凱爾(Louis Jacques Mande Daguerre)所發展,它並沒有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快門按鈕,而是利用鏡頭前方的蓋子來控制曝光的時間,相當原始吧!大家可以看到相機發展初期的機體大小,與現今流行的照相機相比較起來,真的要算是龐然大物了。而且早期的拍攝工作非常折騰人,因為鏡頭的光圈相當小(f17以上)、顯像基板的感光度不高,要拍攝一張完美的照片,光是曝光,往往就要耗費三十分鐘以上,被拍攝的人,還得要架子支撐(上圖右),才能在漫長的曝光過程中,保持靜止不動。拍完之後,也必須馬上進暗房處理,因此,早期的攝影外拍,攝影師還得把暗房設備裝在馬車上,以便就近處理顯像。


1840年,維也納的數學家貝茲巴爾(J.Petzval)(上圖左)設計出了一顆3群4片,f3.7/100mm的大口徑鏡頭,這是後來正規鏡頭設計的濫觴。也因為大口徑鏡頭的出現,使得曝光時間得以縮短。隔年福蘭達(Voigtlander)就將自製的f3.7巴爾式鏡頭(Petzval)裝上了金屬製機身,這是後來金屬製相機的前身(上圖右)。


在這個時期,我們所熟知的底片型式還不存在,攝影師所使用的是種被稱作「銀版」、「溼版」、「乾版」(依發明順序)的感光片。感光片的片基及感光乳劑雖有差別,但是原理和製作方法大同小異,大抵是將化學藥劑以蒸鍍或塗佈的方法上於硬質的基板上,像是銅板或玻璃板等,再置入暗盒後,裝進相機使用。其中「溼版」因為有效果不易控制,變化極大的問題。所以後來就被「乾版」所取代掉。被打入泠宮的「溼版」反而因為效果不可預期的缺點(下圖左),受到一些創作者的喜愛。一直到現代,還有很多藝術家喜歡以「溼版」作為創作方式。這或許是「LOMO」攝影的元祖吧!


1870年後,玻璃「乾版」的感光片的技術被發展出來。各路英雄也針對「乾版」的感光能力作了提昇,雖然「乾版」將拍照以及底片沖洗的過程分離開來而變得簡單,但基本上還是價格偏高,想當然耳,器材厚重,花費不貲的攝影仍是大多數人難以參與的活動。
1880年美國喬治伊士曼(下圖左)設立了「乾版」製造廠(也就是日後的「柯達」),有鑒於玻璃片的不易使用,喬治伊士曼將感光乳劑塗佈於紙上,成功的改良了紙卷軟片,並於1888年推出世界第一部能應用紙卷軟片的輕量平價相機(下圖右)。透過喬治伊士曼的努力,普羅大眾終於能夠享受到攝影所帶來的魅力。You Press the ButtonWe Do the Rest  這是當時的廣告詞,相當程度的反應出喬治伊士曼推廣攝影的理念。


 1891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表了一款使用35mm邊緣齒孔底片的電影攝影機,這為35mm底片相機的發展起了頭。二十年後,德國E.LEITZ廠的技師巴納克(Oskar Barnak,下圖左)為了要測試開發中電影攝影機的曝光機能以及滿足自己的攝影興趣,於是手工打造了兩部小型相機,後人稱作 Ur Leica(原型徠卡,下圖右)。在1920年的一場攸關徠卡未來發展的會議中,老板徠茲二世獨排眾議,指示巴納克積極的推動Ur.Leica後續機種的研製。1925年所推出的Leica新式相機Leica-A,由於型體輕巧,功能完整,引起各相機廠相繼仿效,造成全球135小型相機的大流行,135相機成為最受歡近也是影響最深遠的相機型式。


1926年,德國蔡司依康(ZEISS IKON)合併了Carl Zeiss、 Ernemann、ICA、GOERZ、CONTESSA-NETTEL各廠,成為世界最大的相機製造廠,也是今日你我所熟知的德國蔡司鏡片的母廠。蔡司所研發的各式鏡頭,如Sonnar、Tessar、Distagon等等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這些鏡頭的基本設計深深影響著鏡頭工業的的發展。


1928年,德國Franke & Heidecke公司生產的Rolleiflex-original雙鏡反光式相機,以獨特的上下鏡頭並列造型,取景方便,操作便捷而獲得了矚目。使用者可以透過上方的大型觀景窗對焦取景。6x6cm的大底片格式提供了極佳的拍攝效果。方正畫幅底片格式的設計也讓使用者不再需要擔心橫直幅的構圖。Rollei的雙鏡反光式設計從一開始就成了各相機廠競相模仿的對象,一時之間,市場上充斥著各種不同品牌的雙鏡反光相機。這樣的設計一直到了50、60年代都還受到市場的歡迎。


1933年,德國的IHAGEE公司推出EXAKTA-A單鏡反光式相機(下圖左),外型已有現代單鏡反光式相機的樣子了,但是觀景窗還是維持腰平式的設計,這個不便要過了15年後才讓ZEISS給解決了。
1948年,這一年在相機史上有幾件大事,首先是東德的ZEISS廠推出了劃時代的Contax-S單鏡反光式相機(下圖右),它將五稜鏡裝上了Contax-S的磨砂玻璃上方,利用稜鏡折射反轉磨砂玻璃的影像,讓使用者透過眼平觀景器看到上下左右都是正像的影像,這樣的設計解決了長久來使用腰平觀景器必須忍受左右影像相反,無法快速反應的不便。至此,單鏡反光式相機的發展終於向前邁開了一大步,而配備了五稜鏡的Contax-S的相機也成了大家所熟悉的單鏡反光式相機的外型。


瑞典的Victor Hasselblad公司也在這一年推出了商業大作 Hasselblad 1600F 中型單鏡反光式相機。1600F(下圖左)採用模組化的結構設計,也就是說,相機的鏡頭、機身、 片盒、觀景器都是可分離的,方便使用者針對不同的使用環境進行調整。這樣的設計充分的滿足了專業攝影的不同需求。而Hasselblad相機優良的機身設計,精密堅固的金屬加工技術,再加上選用Carl Zeiss的高質素鏡頭,讓自1948年推出至今(下圖中為1996年的503CW),即使外型未見多大改變的Hasselblad,依然還是大多數專業攝影師的首選品牌。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時,拍下阿姆斯壯登月腳印的就是一部經過改裝的Hassleblad 500EL相機(下圖右)。



大家一定對「拍立得」這個名稱印象深刻,新奇好玩的拍立得相機也在1948年首次推出,Polaroid Land 95 (下圖左)所使用的底片是應用了由拍立得創始人愛德溫朗特博士(Edwine A. Land)所發明的擴散轉印反轉法而來的,底片外觀與我們今日所熟悉的有些差異,真的要說,我倒覺的比較像黏蒼蠅用的蒼蠅紙。新相機採用蛇腹折疊式設計,重量2公斤,雖然重了一些,但是可以馬上看到相片的吸引力還是大過一切,甫一推出,就造成大轟動。這股熱潮延續至今,雖然在數位大軍壓境下,拍立得公司不得不於2008年結束掉拍立得底片的生產。但是在一個拍立得迷所組成的The Impossible Project 團隊花下鉅資買下了位於荷蘭的拍立得工廠,並在英國ILFORD公司的協助下,重新研製新的感光乳劑來持續生產底片(下圖右),讓廣大的拍立得愛好者有了延續熱情的機會。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相信大家一定常聽到這樣的問題。但是要問你先有數位相機,還是先數位影像,你一定會不加思索的回答:「一定是先有相機嘛,沒有相機,哪拍的出數位影像!」嘿!要是我告訴你,數位影像要比數位相機早出現個18年,你大概會以為我胡謅,下圖左就是全世界第一張數位影像。1957年,羅素基爾希(Russell Kirsch)將一張寶貝兒子的照片透過儀器轉換成為電腦0和1數據資料,這張數位影像尺寸僅僅只有176 x 176點像素,和今日至少千萬像素的的數位影像相比較,的確是難以想像。


1974年, Kodak 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Steven Sasson設計了一部「電子式手持式靜態影像相機(Handheld Electronic Still Camera)」。隔年,他成功的做出第一部可以操作的原型相機,這部相機重 3.85公斤,使用16 顆3號電池作為相機電源,直接將數位影像儲存在卡式錄音帶中,這個原型相機拍攝出全世界第一張由數位相機所攝製成功的數位靜態相片。這個劃時代的發明,開創了相機歷史的另一個世代。



參考資料:
  1. 陳鐘誠的網站,柯達伊士曼的相機,http://ccckmit.wikidot.com/eastman
  2. 冼鏡光的肥皂箱 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AT8BZQ1uV2E%3D
  3. 黃俊榮著,古典相機收藏圖鑑,貓頭鷹出版社,2001.12
  4. Early Photography, http://www.earlyphotography.co.uk/site/camera_a_chapter.html

0 意見:

Post a Comment

STAY WITH US

 
;